8成國人普遍缺鋅,鋅缺乏可能提升糖尿病風險
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雖是微量元素,卻是維持免疫的重要因子,同時也參與體內許多生理機能,例如傷口癒合、血液凝結、甲狀腺運作等。鋅如此重要,國人卻普遍缺鋅,2005-2008年國人營養狀況調查顯示,台灣成年人約有8成鋅攝取不足。
缺鋅的結果可能很嚴重,一篇發表在《醫學與生物學中的微量元素雜誌》(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)上的俄羅斯研究指出,糖尿病前期女性的血液鋅含量下降了約10%,由此可推測鋅在預防糖尿病中有其重要性,事實上,與糖尿病相關的胰島素的合成,鋅就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。
《美國臨床營養雜誌》(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)去年中也發布一篇研究指出缺鋅與糖尿病有關。研究報告表示,整理過往的相關研究報告,進行綜合分析後發現,補充鋅後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紅素均有降低跡象,顯示了鋅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。
缺乏鋅可能導致帕金森氏症
雖然目前還不瞭解鋅如何幫助大腦抵禦帕金森氏症,但已有研究指出兩者有一定的關聯性,2017年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23篇已發表的研究,綜合分析後發現,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血清、血漿和腦脊液中的鋅濃度,與健康的對照組相比有顯著的減少。
研究人員表示,鋅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鋅的缺乏會影響大腦中鋅的平衡,導致行為、學習、記憶和情緒穩定性的改變,而鋅的不平衡已被發現與許多中樞神經病變相關,比如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。
是否嚴重缺鋅?一張表讓你快速判斷
既然國人有8成都缺乏足夠的鋅,你很可能也是其中之一,那如何知道自己缺鋅呢?除了上醫院抽血檢驗之外,啓新診所網站資訊提供另一個簡單的初步判斷方法,如果符合越多以下所列的症狀,代表體內的鋅越不足:
- 手腳冰冷。
- 食慾變差。
- 容易感冒或發燒、生病。
- 出現偏食、厭食。
- 味覺、嗅覺靈敏度下降。
- 睡不好覺。
- 頭髮變細、變少、乾枯。
- 指甲起白斑。
- 傷口癒合緩慢、容易口腔潰瘍。
- 皮膚粗糙或容易長青春痘。
鋅存在於很多肉類食品之中,你可能會以為只要時常吃肉就能保證不會缺鋅,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。